肛腸外科主治醫(yī)師 戴煒煒
肛腸外科門診來了一位外地口音的中年女性病人,她表情痛苦,滿頭大汗,如坐針氈,說大便解不出來。按常規(guī)思維,以為是常規(guī)便秘,細心的接診醫(yī)生卻從她的口述中聽出蛛絲馬跡。仔細檢查肛門,發(fā)現(xiàn)肛門已經水腫、發(fā)紫,肛門里面被一個類似乒乓球樣的異物堵住了,原來這才是大便解不出來的原因。
進一步詢問病史,患者有點不好意思,支支吾吾半天。前幾天,她女兒買回家一只烤鴨,吃完鴨肉后,因鴨骨頭脆香,她不舍丟棄,就把鴨頭和鴨骨頭一并嚼碎吃下去了。會不會是大量鴨骨頭在腸道內不易消化,與食物殘渣混合形成團塊堵塞直腸下段呢?拍個腹部平片一看,果不其然!
這在醫(yī)學上稱為“肛門直腸異物”,一旦堵塞肛門,很難自行排出,若用力排便,肛內異物易損傷直腸,甚至穿破腸管引起穿孔。手術取出是最有效的辦法。若異物位置較高,需要在全麻下開腹,剖開腸管,取出異物,可是創(chuàng)傷大,甚至病人需要大便改道,半年后再放回去,住院手術費用較高。因患者是從外地來泰州打工的,經濟負擔較重,綜合考慮以上情況,根據從醫(yī)多年的經驗,馬志才主任決定在門診給病人打局部麻醉從肛門里面取骨頭。
因鴨骨頭較多,且部分在腸道分散開來,手術只能取出堵在肛門口的鴨骨頭,腸腔內的骨頭在往下排的過程中有可能再次堵塞肛門。當肛門鏡撐開肛門,一股惡臭撲面而來,直腸下段至肛門口全是形狀不規(guī)則的碎骨頭,團在一起,直腸黏膜長時間被擠壓缺血,已經發(fā)紫,再不處理就要壞死。取骨頭可是個技術活,不但要防止骨頭往回滑,而且因為鴨骨頭細碎不規(guī)則,只能一塊一塊地取,取的時候小心翼翼,不能損傷直腸黏膜,不然黏膜破了就會大出血?;艘粋€多小時,才將堵在肛門口的骨頭全部取出?;颊叽蟊憬獬鰜砹?,疼痛緩解了。叮囑她回去多活動,口服導瀉劑促進骨頭排出。
第二天,患者又來了,腸腔里面的鴨骨頭排下來真的又堵住了。又是一個多小時的“戰(zhàn)斗”,堵在肛門口的骨頭完全取干凈,患者排便困難、疼痛終于徹底解決了。前幾天患者來馬主任專家門診復診,復查腹部平片,腸腔內沒有骨頭殘留?;颊咝ρ裕麓慰刹荒茉俑蛇@樣的蠢事了。
據馬主任講,從醫(yī)將近30年,見過的肛門異物很多,有魚刺、大塊的雞骨頭、玻璃球,甚至還有戳破腸管的,可是像這樣嚼碎骨頭咽下去排不出來的,還是第一次。美食愛好者切不可貪一時之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