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社會的進步,人們的健康意識普遍提高,經常有人問我:“醫(yī)生,我也沒啥不好的感覺,就是不放心,腎臟是不是有毛病,你能不能幫我查一查?”一般我都會測一測血壓、看一看有無浮腫,叩一叩腎區(qū)有無疼痛,建議他們做尿常規(guī)、腎功能檢測以及B超檢查??捎行┤司蜁荒蜔┱f:“不就看個腎臟嗎,至于這么麻煩?能不能簡單點,只做一種檢查就可以了呢?”我的回答當然是:“不”,下面就簡單地講一講為什么。
1,尿常規(guī)檢查中,有哪些重要的指標?
(1)尿蛋白:陽性為異常,劇烈運動、發(fā)熱、寒冷、精神高度緊張等刺激下,尿中可暫時出現(xiàn),為生理性蛋白尿,誘因解除后可消失;如持續(xù)出現(xiàn),多為病理性的,常見的疾病是腎小球腎炎。
(2)隱血或紅細胞,也就是通常說的血尿,也有一過性的,如反復陽性,多為病理性的,常見的疾病有腎炎,泌尿系統(tǒng)感染、結石,少數(shù)與泌尿系結核、腫瘤有關。
(3)白細胞,常提示泌尿系統(tǒng)感染,如同時存在尿頻、尿急、尿痛甚至腰痛、發(fā)熱等癥狀,更支持診斷。
2,腎功能檢測中,有哪些重要的指標?
(1)血清尿素:腎功能受損害時,可以升高,但嚴重脫水、心力衰竭、高熱、甲亢、上消化道出血等也常見,故以血清尿素氮評估腎功能損害程度不夠準確。
(2)血清肌酐:是目前反映腎小球濾過功能較好的指標,但不夠敏感,在腎功能喪失50%前可無明顯增高,故不能早期和實時反映腎臟功能的變化;
(3)血清尿酸:腎功能異常時因尿酸排泄障礙而蓄積體內,導致高尿酸血癥;腎功能正常的人,也會出現(xiàn)高尿酸血癥,常與高嘌呤飲食、痛風、肥胖以及代謝性疾病、腫瘤有關。
(4)血清胱抑素C:因其僅經腎小球濾過而被清除,且重吸收后被完全代謝分解,不返回血液,血中濃度能較準確的反映腎小球濾過功能,準確性優(yōu)于血清肌酐。
3,腎臟B超:可以測定腎臟大小和位置以及結構的情況,了解腎臟腫塊及其性質,判定腎囊腫、泌尿系結石、腎積水、腎臟先天性畸形,可以發(fā)現(xiàn)腎周圍膿腫和腎內膿腫,可觀察膀胱殘余尿,還能了解腎血管有無狹窄或栓塞等。
譬如,一個腎囊腫的病人,其尿常規(guī)、腎功能可以完全正常,如果不查B超,就不會發(fā)現(xiàn)腎囊腫;又譬如,同樣是慢性腎炎病人,尿常規(guī)檢查都有蛋白尿,但是血肌酐有可能一個正常,一個異常。
所以,以上這幾種檢查,從不同的角度去發(fā)現(xiàn)問題,是針對泌尿系統(tǒng)的不同部位,不同功能,不同性質,不同程度來判斷病情,是相輔相成、缺一不可的,如果單打一,豈不成了“盲人摸象”?
(作者:泰州市第四人民醫(yī)院腎內科 戴建華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