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宇被奶奶帶到我的診室,還沒坐定,就嚷道:我要噓噓!奶奶不耐煩的嘮叨:“剛才不是才尿了嗎?”一會兒從廁所回來,奶奶說,孩子這兩天老是要尿尿,又尿不了多少,剛才就嘀了那么兩滴……
正聊著呢,小宇欲從奶奶懷里掙脫,小聲跟奶奶嘀咕:奶奶,我要噓噓。奶奶緊張的望著我,問:醫(yī)生,孩子怎么了?尿泡破了嗎?我望了奶奶一眼,一把拉過孩子,笑笑:等等,我們聊聊好嗎?
你叫啥名字?小宇。幾歲啦?5歲了,明年6歲。嗯,真聰明,尿尿疼不疼?不疼。有沒有尿到褲子里過?沒有。上哪個幼兒園?XX幼兒園中班。哪幾個老師?……
我問奶奶,夜里情況如何?奶奶說,夜里一切正常。這孩子喜歡一個人玩手機,看動畫片。我問奶奶:玩的時候,尿尿次數(shù)多嗎?不多。詳細體檢沒發(fā)現(xiàn)啥異常,查尿常規(guī)也正常。我告訴奶奶,孩子患了神經(jīng)性尿頻。
奶奶問:神經(jīng)性尿頻是個什么病?我告訴她,神經(jīng)性尿頻就是孩子清醒時老有要尿尿的感覺。孩子排尿次數(shù)增加,而尿量并無明顯增多,在上床睡覺前、吃飯時、上課時尿頻會明顯加重。孩子入睡后尿頻癥狀就消失了,一般也不會尿床。
我家小宇是這樣的呀,那這病嚴重嗎?奶奶焦急的問。我細細跟她解釋:不要怕,其實,神經(jīng)性尿頻癥,孩子并沒有器質(zhì)性的病變。導致尿頻的原因有二:一是小兒的大腦皮層發(fā)育尚不夠完善,對排尿中樞的抑制功能較差,容易受外界不良刺激的影響;二是可能孩子近期生活中有一些不良影響因素,像生活環(huán)境的改變,情感打擊等等,會導致了孩子精神情緒緊張,還有一些孩子,因為害怕考試或被家長、老師呵斥后,以及長時間看情節(jié)緊張的動畫片或沉湎于打游戲等等,這些都可能使孩子精神緊張加劇,甚至產(chǎn)生焦慮狀況,導致神經(jīng)性尿頻。
神經(jīng)性尿頻好發(fā)于學齡前期兒童,小宇正處于這個年齡段,因愛看電視和打游戲,受不良刺激或興奮過度導致尿頻。
好治療嗎?奶奶最關(guān)心這個問題。當然可以,不過治療這個病的主角不是醫(yī)生,而是家長!孩子噓噓頻繁,源于心里“有事”,解鈴還須系鈴人,告訴孩子他的身體并沒有毛病,不用著急,不要害怕,千萬不要打罵訓斥,要讓孩子恢復正常的生活狀態(tài),盡快回到以前輕松愉快的心境之中。小宇,不能再打游戲了,看電視時間一天不能超過半小時。奶奶,當孩子想尿尿時,要鼓勵他用力忍一忍,延長兩次排尿的時間,逐漸使排尿間隔延長到正常。
我叮囑奶奶:跟小宇爸爸媽媽講講,做做親子游戲吧,增加些戶外活動,這樣既能讓孩子盡情玩耍,又能鍛煉身體,調(diào)節(jié)神經(jīng)系統(tǒng)的功能,使孩子在享受親情的同時,放松心態(tài),自然的,病就好了。
能喝水嗎?當然,而且還要多喝水,多飲白開水也是治療的一個重要環(huán)節(jié)。喝水可以使排尿量增加,排尿量的增加讓孩子不再糾結(jié)于原先那種滴滴答答的狀態(tài),而有爽的感覺,另外多飲水可以使得膀胱快速充盈,產(chǎn)生尿意,生理上更容易接近、最后達到正常情境。
要吃藥嗎?奶奶關(guān)切的問我。我說,治療神經(jīng)性尿頻,藥物的作用遠遠小于生活護理,小小孩一般不需用藥,以上心理疏導就能達到治療效果。大小孩倒是可以用一點藥的,因為對孩子來說,吃藥也有一種良好的暗示作用,甚至對家長也是一種心理安撫。
我給小宇開了一些654-2片口服,主要基于其有助于使膀胱的逼尿肌松弛,增加膀胱蓄尿量,減少排尿次數(shù)。另外再給孩子吃點口感極好的維生素B12口服液,調(diào)節(jié)神經(jīng)的同時,讓孩子吃藥容易些,甚至成為一種“享受”。
一周后,奶奶帶小宇來復診。小宇歡天喜地的,奶奶盈盈的笑著,說“孩子好了”!我摸摸小宇的頭:玩不玩手機了?看不看電視了?小宇搖搖頭說,我不看電視,也不玩手機了,爸爸天天陪我踢球,媽媽昨天還帶我去公園玩呢。
小宇開心的笑著,是的,一個聰明、可愛、健康的孩子又回來了!
吳友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