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月14日,泰州首批支援南京核酸檢測應急隊的22名戰(zhàn)疫勇士,在南京人民的歡送下,勝利歸來。這支光榮的隊伍里,有兩位來自泰州市第四人民醫(yī)院的檢驗人員:趙秀麗、盧定喬。當她們在回家的路上,依依不舍地回眸曾堅守奮戰(zhàn)的南京時,那些個在核酸檢測一線堅守的日日夜夜,猶在眼前,令她們心中激情澎湃,難以忘懷。
受命出征奔赴南京
7月22日上午,根據(jù)泰州市衛(wèi)健委緊急電話通知要求,泰州市第四人民醫(yī)院組織檢驗人員成立支援南京核酸檢測醫(yī)療隊,奔赴南京,支援核酸檢驗工作。疫情就是命令,崗位就是“戰(zhàn)位”,在四院檢驗科正加班加點的趙秀麗、盧定喬,接到通知后,立即做了簡單的準備,告別家人,銜命踏上征程。
趙秀麗和盧定喬抵達南京江河華晟醫(yī)學檢驗中心,第一時間投入到實驗室布置和檢測儀器的安裝工作中去。為了迅速控制住新冠疫情的肆虐,她們成為與時間賽跑的人,不舍晝夜,廢寢忘食。在檢測崗位上,她們和來自泰州兄弟醫(yī)院檢測隊伍的伙伴們一起,默契配合,勤勉奮斗,充分展示了泰州支援檢測團隊的風采,彰顯了泰州四院人的品格。
在泰州全隊22名成員共同的努力下,當夜凌晨兩點,實驗室全部安排到位,此時大家都已經(jīng)筋疲力盡,但是沒有人有一句抱怨,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心愿,那就是一定要努力把工作做好,不給泰州隊丟臉,不放過任何可疑標本,為疫情防控構筑堅固的防線。
不舍晝夜,堅守在核酸檢測一線
次日黎明,趙秀麗和盧定喬就隨泰州團隊正式開展工作。她們和來自蘇州的支援檢測隊一起輪班工作,實驗室內(nèi)24小時不間斷檢測。雖說每班次安排的工作時間是6個小時,但實際上遠遠不止這個時間,正常情況下,她們每班次至少檢測標本三千份,多時則達到六七千份。
由于工作強度大,檢測隊員們每天堅守在崗,沒有休息,而且大部分班次都是夜班,連軸的通宵夜班導致睡眠嚴重不足,有時就算到了睡覺時間也睡不著,難得的白班也是凌晨四點就起床上班。趙秀麗工作的實驗區(qū)域沒有空調(diào),穿上防護服至少三十幾度,經(jīng)常夜里體力不支,出現(xiàn)低血糖癥狀,心跳特別快。
當她們離開實驗室,脫卸下各種防護裝備的時候,大家互相看到的是隊友們彼此桑拿浴后一般濕漉漉的洗手衣、臉上被口罩系帶勒出的痕跡,以及凌亂的頭發(fā)......
盡管任務繁重、壓力重重,但36歲的趙秀麗、這位有著15年黨齡的共產(chǎn)黨員,始終牢記自己“為民服務”的初心使命,語氣堅定地說:“這種關鍵時刻,黨員就得有敢為人先、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?!?/p>
年輕的盧定喬,同樣沒有絲毫的懈怠,干勁十足地表示:“沒有人覺得辛苦,大家仿佛有用不完的勁,都希望能為南京人民多做一點事情!”
南京疫情平穩(wěn)后,泰州核酸檢測應急隊按照上級指示,繼續(xù)留在南京檢測揚州轉(zhuǎn)送來的核酸檢測標本,馬不停蹄地繼續(xù)作戰(zhàn)。南京加油,揚州加油,她們心底默默地呼喊,全身心地投入工作,越是這種時候,越是要打起十二分精神來,認真做好每一份標本的檢測,她們發(fā)自內(nèi)心地希望,檢測出的每一份標本都是陰性,讓疫情防控的勝利早日到來。
心系家人,牢記職責!
在最忙碌的日子里,趙秀麗和盧定喬最為牽掛的,就是自己孩子。盧定喬的兒子還只有三歲,在母親離開的最初幾天里,很不適應,“蠻”了好幾天才逐漸情緒安定下來,看著手機視頻里孩子委屈失落的神情,瞬間盧定喬的眼中噙滿了淚水,但她牢記著自己的職責,揮淚回到自己的檢測崗位上去,加倍地認真工作,通過自己多一分努力,早日戰(zhàn)勝疫情。
趙秀麗的兒子今年12周歲,到了懂事的年齡,他在與媽媽的視頻里,比較聽話,不顯露留戀的情緒,但媽媽離開視頻后,他就唱起自己編的歌詞來:新型冠狀病毒,把我的媽媽還給我,我們要打贏你,她就會回家。
不負使命,勝利凱旋!
在南京,趙秀麗、盧定喬和來自全省各地支援人員一起,守護著南京、守護著揚州,無懼奉獻、挑戰(zhàn)困難,泰州四院人用汗水澆灌的友誼之花、大愛之花迎風盛開,奉獻之歌隨風飄揚。
隨著南京疫情得到有效控制,支援南京核酸檢測的使命已經(jīng)完成。趙秀麗、盧定喬所在的首批支援南京核酸檢測應急隊平安歸來,勝利回家!她們圓滿地完成了家鄉(xiāng)人民的囑托,在南京流汗。她們以自己的汗水,在金陵大地留下了泰州四院人的故事,并將長久地流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