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憶中的蔭庭老
范觀瀾
今年是蔭庭老過百年,掐指算來,老人家已走了近二十個年頭了,不知怎么的我總覺得,他一直活著,而且活在我的心靈深處……
蔭庭老,徐老,徐蔭庭。字癯叟,號青萍、晚晴樓主、萍翁等。泰州原東鄉(xiāng)胡集青萍人氏。懸壺濟世亦是江蘇省首批公布的名老中醫(yī),詩文翰墨又是我們這座城市書法家協(xié)會的第一任主席。
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,我剛從部隊回到家鄉(xiāng),就與蔭庭老攀上了緣。雖然老人家長我四十還多,儼然是屬父輩甚至祖父輩了,但我與老人家竟成了忘年之交。也許我們在同一所醫(yī)院供職,再則我常跟隨他附弄風雅,且緣就越結越深了,盡管后來我的工作幾經(jīng)變動,但與老人家之間的交往一直不斷,直至到他離開這個世界。
記得那年我剛到醫(yī)院,辦公室的那幢小樓與蔭庭老自嘲“蝸廬”的陋室僅是一墻之隔,站在曬臺上就能與其對上話。老人家的陋室卻是“矮小五架梁,前窗靠后窗,診療兼臥室,會客又書堂?!钡抢先思覅s是那時候醫(yī)院的一張閃亮名片。他的岐黃醫(yī)術是遠近聞名的,每日慕名求醫(yī)的絡繹不絕。在那個計劃經(jīng)濟的年代,物質匱乏,處處都要憑票批條的時候,院領導常常叫我請他出山,而每次都是一路綠燈。
他那時候的陋室,是我常常流連光顧的地方。在那里能讓你飽受書墨之香,有時老人家備了好酒佳肴時,他總會叫我在他的那張低矮的小桌子上與他喝上兩盅,可謂其樂融融。老人家的那張小桌至今印象極深。蔭庭老的好多書法佳作就是在這張小桌子上完成的。那時我也常跟老人家開玩笑:“人家是伏案疾書,您是趴桌指書??!”現(xiàn)在有時想想很后悔,我那時的攝影創(chuàng)作,常常以老人家為題材,我總是把他拉到辦公室,安排個條件好的地方去擺拍。如果當時抓拍到老人家在那張小桌子上寫字的情景,那該多有意義啊!后來老人家住房喬遷,“蝸廬”變成了“晚晴樓”。
由于工作上的因緣,與蔭庭老往來較為密切,老人家遇事的淡定與豁達至今令人難以忘懷。記得那年醫(yī)院剛剛恢復評定職稱,多數(shù)人欲望都非常強烈,而老人家卻無所謂,還是我輔助其整理了他的醫(yī)案,寫成文章后,又變?yōu)榭萍汲晒?SPAN lang=EN-US>1985年,七一前夕醫(yī)院一批老知識分子要吸收入黨,蔭庭老也在其中。由于工作機緣,我?guī)推洳僮髁艘恍┻^程,其實,我想老人家從事革命工作幾十年,早應是黨的人了,則不過歷史在他身上有些誤會罷了。但那年入黨后,老人家即興寫下的詩句至今還能記憶猶新,讓人感到他的胸襟?!跋∧暌延鷧⒓狱h,夙愿今酬莫謂遲,立場堅定心無二,皓首依然志不移?!?SPAN lang=EN-US>
那時候醫(yī)院常常搞一些展覽,老人家都是首當其沖。盡管他是本邑名聞遐邇的書法大家,但表現(xiàn)的積極性都是讓人感動的。有時候的展覽幾乎就是他的個展,但還掛上“醫(yī)院職工展”。早年,我的好多風光攝影作品,還都是老人家為我題上字,讓作品增色不少。1987年,蔭庭老非常風光地在省城辦了一次書展。主辦方由江蘇省書法家協(xié)會,江蘇省中醫(yī)藥管理局等單位組成,時任南京軍區(qū)政委杜平,江蘇省人大主任戴為然,江蘇省文聯(lián)主席李進,江蘇省衛(wèi)生廳副廳長張華強為其剪彩,李進題“徐蔭庭書展”。書展舉辦規(guī)格之高,參觀人數(shù)之多,更主要他的作品之精,至今在書法界還嘖嘖稱道。
蔭庭老為人率真,性情和藹,喜交游,好詼諧。我感到在當時本邑詩書畫文藝界的人士當中,他的凝聚力是最強的,其他人總有些磕磕碰碰,而與他卻是非常和諧。
記得是他老人家把我?guī)нM了時稱本地書畫翹楚的那幾位老人圈子當中。如潘老覲繢、支老振聲、顧老印祖、葉老大根等。我常常跟隨蔭庭老游走于他們之間,常常參與他們把酒賦詩,以相酬酢,還參與他們諸多的筆會。每次活動蔭庭老都充當了重要的角色,與大家相處是如此的融洽,耳濡目染,受益良多。
如今蔭庭老雖然走了,但他留給我們后人的精神財富是如此的豐富,我并以為他的精神一部分是通過他的書法作品傳世的。本邑堪稱水色連城的東城河畔的“天滋亭”,江蘇省泰州中學內的崇祀教授鄉(xiāng)的“安定書院舊址”兩塊橫匾都出于他老人家之手。那剛勁有力,飄逸自如的字跡每當躍入眼簾,都會深深映在腦海之中,揮之不去。
其實早年蔭庭老送了一幅字給我,上面寫到“觀瀾同志作座右銘,用于自勉,山北癯公書。”多少年來我都是掛在自己的書齋中,每日都要看上幾遍,總覺得是位仁厚長者的叮嚀囑咐。如今這幅字,我又把它掛在兒子的書房中,似乎是一種精神傳承。上面這樣寫到:“要小心,要謹慎,學吃虧,學讓人,遇事能忍,生活儉勤,不自夸,不騙人,誠誠實實,厚厚鈍鈍,乃是根本?!?SPAN lang=EN-US>